2019年8月14日,重庆市江津区融媒体中心建设动员大会召开,标志着江津区融媒体中心建设工作正式启幕。
根据《江津区融媒体中心建设实施方案》,重庆市江津区撤销江津区新闻社、区广播电视台、区网络传媒中心3家单位,设立江津区融媒体中心,为正处级全额拨款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作为区委直属事业单位,归口区委宣传部领导;成立江津区文化传媒公司,纳入区属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接受江津区融媒体中心业务指导。
2020年1月,江津区融媒体中心开始试运行,当年就实现了在《人民日报》、央视《新闻联播》、重庆台《新闻联播》、《重庆日报》等发稿2000余条次,还荣获了“新华社现场云2020年度优秀融合奖”等各类奖项17个,接待区内外参观考察60余场次。
近日,记者专访了重庆市江津区融媒体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罗玉江。他表示,中心成立以来,坚持“移动优先”,媒体布局更优;坚持“内容为王”,全媒传播更强;坚持“技术为要”,工作效能更高;坚持“开门办媒”,群众路线更实。
重庆市江津区融媒体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罗玉江
「广电独家」:请您介绍一下江津区媒体融合改革的基本情况。
罗玉江:江津区融媒体中心2020年1月试运行,6月份正式挂牌,11月份通过市委宣传部首批检查验收。
去年,中心在《人民日报》、央视《新闻联播》、重庆台《新闻联播》、《重庆日报》等发稿2000余条次,融媒外宣走在全市区县前列;中心荣获“新华社现场云2020年度优秀融合奖”等各类奖项17个,接待区内外参观考察60余场次。
之所以在很短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成绩,主要缘于中心以“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为总要求,以建设“全国一流、重庆领先”的区县新型主流媒体为总目标,在真融真改中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破冰前行。
两会全媒体直播
「广电独家」:请您具体介绍一下中心的媒体融合改革经验。
罗玉江:我们的经验,首先是机构破题,在“合与分”中真融真改。
一是机构彻底整合。江津区融媒体中心彻底整合原区新闻社、区广播电视台、区网络传媒中心3家正处级新闻单位,为区委直属正处级全额拨款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归口区委宣传部领导。
二是事企彻底分开。成立江津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为区属国有重点企业,负责江津区融媒体中心市场化经营工作,由江津区融媒体中心对其行业指导和管理,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三是一个中心统领。中心和公司同属大“融媒体中心”。
职能上,公司负责中心的市场化经营工作,必须紧密服务于中心。
体制上,公司党委隶属于中心党委,接受江津区融媒体中心业务指导,其“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等重要事项需按照《中共重庆市江津区融媒体中心委员会领导集体决策重大问题议事规则(试行)》执行。
江津融媒体中心大楼
其次,机制创新,在“守与变”中激发活力。
一是守住财政保障。中心按照有关规定,执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在基础绩效和超额绩效年平均参考水平外的高出部分,由文化传媒公司通过专项经费经区人力社保局和财政局核定后发放,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二是变革薪酬制度。中心事业编制人员、文化传媒公司企业编制人员、第三方劳务派遣三类人员统一分类管理,实行“一把尺子”标准化采编考核,拟推行以“优稿优酬”“多劳多得”为主的绩效考核制度,破解“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得起干不起一个样”。
三是重构采编流程。成立以总编室为核心的指挥中心,建立健全全媒体工作机制,融媒体中心和文化传媒公司通过编委会、月策划会、周策划会、日策划会,对新闻策划、内容生产、政务服务碰头,打通部门、平台、内容、技术之间的壁垒,实现策采编发评和经营一体化发展。
江津融媒体中心全媒体直播现场
最后是业务拓展,在“收与放”中实现共赢。
一是平台拓展。收缩重组自有平台,按照“移动优先”原则,对原有3家单位的媒体平台进行优化改版。
开放纵横融合渠道:纵向融合上下,对上与国家级媒体、市级媒体等做好连接,对下与各部门、镇街等企事业单位共享资源;横向融合左右,拓展各种应用及场景、聚合资源,同时和成渝双城经济圈上的兄弟融媒体中心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实现互利共赢。
二是服务拓展,打造“指尖上的便民服务中心”。区委区政府发文件提出明确要求,客户端“最江津”App成为江津“智慧城市”建设的唯一入口,实现江津全域政务服务信息资源的联通汇聚,实现从“人找人办事”到“人找融媒办事”的转变。同时,在全媒体平台开设“融媒问政”栏目,搭建政务与民生互动平台。
三是产业拓展,包括:“媒体+电商”,打造“官方”区级电商平台“津品汇”,在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功能的基础上,致力于江津特产、农副产品销售和小微企业孵化;
“媒体+节会”,积极参与和承接“重庆江津东方爱情国际半程马拉松”重庆“双晒”等全国、市区以及企业节会活动;
“媒体+文传”,承接宣传片、微视频、记录片、微信公众号运营、PPT制作等,开拓文化传播市场。
「广电独家」:中心成立以来,运作效果如何?
罗玉江:中心成立以来,坚持“移动优先”“内容为王”“技术为要”“开门办媒”,从效果来看,媒体布局更优,全媒传播力更强,工作效能更高,群众路线更实。
第一,坚持“移动优先”,媒体布局更优。
具体而言,其一,资源配置向移动端倾斜。重点发展一个客户端“最江津”App和“江津发布”“江津融媒”两个微信公众号;《江津日报》停办周六刊《江津日报·都市版》,保留周五刊;江津电视台原有3个频道融合后保留一个新闻综合频道。
江津融媒体中心记者在抗洪一线采访报道
其二,各平台分类差异化发展。电视突出场景,报纸突出深度,微信、微博、App突出快捷、互动,广播开启可视化直播,4045个应急广播终端覆盖所有村、社,报、台、网、微、端、应急广播协同联动,宣传共振效应凸显。
其三,全媒体平台上下一体发布。目前中心拥有传统媒体平台、新兴媒体平台、中渝主流媒体账号、重要商业传播平台账号和户外媒体平台等五大类20余个传播平台资源。
上有央视App、新华社客户端、人民日报客户端、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等第三方媒体矩阵抓取推送,下有覆盖江津本地210万粉丝的融媒体自有矩阵转发,日均浏览量超过200万。
第二,坚持“内容为王”,全媒传播力更强。
其一,扩大优质内容产能。把内容供给和受众需求有机结合,新闻日产量由以前的不足100条激增至300余条次,平均发布速度由以前的10小时缩短至半小时。
新媒体发布坚持“无视频不新闻,无图片不传播”,记者采访实现快讯10分钟内响应,短视频30分钟内响应,完整新闻稿2小时内响应。
融媒体中心直播车
其二,创新内容表现形式。加大音视频内容供给,海量生产短视频、公益广告、海报图说、有声新闻、H5等产品,一大批适合移动端、社交传播的新闻产品刷屏热传。
AI主播小月每天早9点奉上3分钟读报,在节约人力成本、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成为市民口中的“最美主播”。
其三,传播力显著提升。一年来,“最江津”App粉丝超过81万(之前50万),发稿量是去年同期1.5倍,阅读量是去年同期的2倍;
政务类微信公众号“江津发布”、生活类微信公众号“江津融媒”头条平均阅读量过万,是去年同期1.5倍;
抖音平台发布视频数量是去年同期3倍,播放量“百万+”的视频数量是去年同期2.8倍。全媒体平台流量超过百万的产品有180余条。
2020年底,新财商指数研究院对中心的传播力、影响力进行调研,传播指数、受众率、受众活跃度、满意度较融合前均有大幅提升。
第三,坚持“技术为要”,工作效能更高。
其一,设备上档升级。投入约1500万元、面积达500平方米的采编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建成融媒体采编系统、虚拟演播室,可实现新闻内容即时采编、即时刊播和效果追踪,并完成了PC端和移动端有效衔接,为策采编发评的一体化运作提供了技术保障。
其二,“开门”强技术。中心和新华社、科大讯飞等开展紧密合作,引进新华社现场云、新华社magic智能短视频生产平台、科大讯飞AI主播,入驻新华社App订阅号“江津融媒”,推动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内容和技术的相互驱动、高度融合。
江津融媒体中心虚拟主播小月上线
2020年12月,在第八届中国新兴媒体产业融合发展大会上,中心荣获“新华社现场云2020年度优秀融合奖”,并作了交流发言。
其三,转型大练兵。中心利用现场云、短视频智能生产平台的优势,开展融媒体记者转型直播大练兵,所有记者和编辑全员直播参与,多机位直播、多点位联播等可随时随地共享开展,即便是一个人、一台手机也照样能发起一场传播效果不错的直播报道。
去年,中心完成了“2020重庆江津东方爱情半程马拉松”“洪峰过境江津”“重庆市第三届‘重庆之星’电视主持人大赛”等直播200余场,新闻直播化、视频化实现常态化。
融媒体中心主持人团队
第四,坚持“开门办媒”,群众路线更实。
其一,打造“指尖上的便民服务中心”,重点打造客户端“最江津”,将其作为主力军挺进主战场的现实路径。
江津区政府发文件提出明确要求“最江津”App成为江津“智慧城市”建设的唯一入口,目前其已实现智慧党校、智慧图书馆、智慧公交的接入,正在接入渝快办部分功能,智能停车、智慧社区、智慧旅游等也正在加快建设。
其二,“融媒问政”搭建政务民生互动平台,江津区部门镇街等107家问政单位现已入驻。
该平台可在线解答群众诉求疑问,已解决群众投诉事件16930起,播出《问政调查》360期,印发《问政月报》17期、《融媒内参》3期,不仅是媒体“为群众办实事”的有效载体和途径,更成为党委政府与网民有效沟通的桥梁。
其三,电商平台“津品汇”助力乡村振兴。江津唯一官方电商平台“津品汇”云上商城于2020年12月上线,目前浏览量近160万,入驻商家153家,在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功能的基础上,致力于江津特产、农副产品销售和小微企业孵化。
主播线上推销江津商品
“津品汇”致力于以流量和现金的交汇进一步密切和用户的联系,直抵“媒体+商务”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媒体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独家视频、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